阿康(18歲)—耀盛兒童之家(節制家)
在聖基道度過六個寒暑,時間雖然靜悄悄地流走,但當中的好人好事我仍牢記在心。
在兒童之家,每位家長及舍友都關心我的感受及需要,比較深刻的是前家舍社工鄭姑娘的悉心教導。初中時我喜歡計較成績和勝負得失,她卻說毋需太着重這些事情,要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恩。
很感謝鄭姑娘啟發了我的思維,讓自怨自艾的我,學會感恩。家舍還盡量配合自己所需,好讓我全力準備應考文憑試,令我有自信面對人生各種挑戰;亦有賴家舍各人在學術和心理上的支持,我才能成功考入中文大學。即使我已經成年離院,聖基道對我這個舊院童仍然不離不棄,提供如譚瑪利助學金等援助,大大減輕了我的經濟負擔。
聖基道致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兒童,為我做了一個好榜樣。離院後,我亦願意參與聖基道的服務,例如教導家舍兒童功課和分享生活經驗,令他們更容易了解離院後的狀況和挑戰,亦讓服務他人的基督精神得以薪火相傳。
希望大家支持聖基道,讓更多兒童能夠像我一樣茁壯成長。
Emma 15歲 - 耀豐兒童之家
我入住兒童之家已5年多,期間我遇到許多大小事情。我記得,每次家舍家長都會在身邊陪伴我,開解我。我經常想,如果沒有家長的關心,或者就不會造就今日的我。
以前的我很害羞,從來不會向人表達自己的情緒或煩惱,什麼事都是自己憋在心裏,但家長卻很有耐性地去開導我,令我慢慢卸下心防。如今,我是一個開心果,正因為我每逢不開心的時候,都可以向家長傾訴,減輕壓力。我真的非常感謝家舍家長,因為如果不是他們,我想,我仍是個十分害羞、毫無自信的小女孩。
聖基道真的令我改變很多,很感謝聖基道!在這裏,我學會了感恩——感恩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,它也在我們每個人心中。學會感恩,你就會得到幸福與快樂。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吧!
Eminem(別名)18 歲 - 耀盛兒童之家
聖基道兒童院是全港擁有最多兒童之家服務名額的非政府機構,家舍兒童多來自破碎家庭,當中有近一成為孤兒,具學習障礙、讀寫困難、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等特殊需要的兒童更超逾半數。雖然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普遍偏低,但聖基道相信,成就孩子並非只有讀書一條路,發掘他們的潛能反而非常重要。
今年在耀盛兒童之家度過18歲生日的Eminem(別名)就是其中一個例子。空白自中一起入住兒童之家,在院方的栽培下,逐步實踐自己的音樂夢。
Eminem對音樂感興趣,去年暑假參加音樂創作訓練計劃,首次夾band、創作歌曲、上台表演。他和眾院童成立了樂團「夢想家」。「上年暑假樂隊成立,我便開始創作歌曲。對我來說很具挑戰性,但我非常開心。我以為只是一首普通嘅Rap歌,但竟然有這麼多人喜歡,而且有很多表演機會。入住兒童之家是我人生的轉捩點,由內向到現在有主見,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。由脾氣暴躁,到現在處事成熟。這個就是我的改變,沒有兒童之家,就沒有的現在的我。」
過去,院內有兒童立志當廚師,同工便鼓勵他們去學烹飪;有人喜歡在人前表演,就讓他們學雜耍和魔術,如今有人成為餐廳老闆、導演、歌星、消防員……一直容許孩子作多方面嘗試,追求自己的夢想,盡展所長,因為教養兒童走出他們當行的路,就是聖基道85年來的信念。
阿超 18 歲 - 耀豐兒童之家
「吓,你住宿舍?咁即係你無屋企啦!」每當我與別人談及自己住在宿舍,有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反應,我是理解的,因為或多或少,外界可能會誤以為家舍、兒童之家、宿舍等,是給予「孤兒」生活的地方。但其實這類服務的對象並不只是孤兒,還包括家人無法照料而本身自理能力不足的兒童,而我就是其中一個。
由於家人因着某些原因不能照顧我,故兩歲起我便入住寄養家庭,到了約14歲時,就入住了聖基道兒童院。當中我有着不同的轉變,如提高了自理能力,學會洗碗和家居清潔等,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令我成長了很多,處世態度也改變了很多。在聖基道,我交了幾個可以談心的老友,一起在嬉笑怒罵中成長。
有很多人認為住宿舍,就如同坐監,沒有自由時間,沒有娛樂,甚至三餐不計……但我可以說:「不是!」
入住家舍後,我接觸到不同的生活體驗,例如去camp(露營)、打war game(野戰)和看電影等,其實蠻充實有趣的。
而且每星期可以「放假」回家,平日又有家務助理為家舍各人精心烹煮美味飯菜,令我們不用擔心三餐溫飽。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,是我們能否學得夠應該掌握的知識。
在聖基道,我加入了青少年戲劇團,可以在劇院參與音樂劇演出,這次寶貴的經驗簡直畢生難忘!另外,我在家舍推薦下,還擔任了兩次大型活動的司儀,以及得到其他服務機會。這一切不單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,也推動我朝着自己的舞台夢邁進。
家舍的家長會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,令我們更掌握未來的道路,並讓我們知道現在做的每件事,對將來踏足社會會有何幫助!
最後,我想說,家舍供給我們的不只是住的地方,而是溫暖的家,以及引導我們成長的中轉站。
「我在聖基道兒童院住了差不多七年,這裡可說是我成長的地方。入住時正藉小二,總有不少頑皮的事,但每每做錯了,家長都會悉心地幫助我改正過來,即使在過程中,他們成了我的「出氣袋」,也沒有放棄我。他們的付出並沒有白費,我在成長當中逐漸改掉亂發脾氣及態度差的性格,待人處事也漸似一個「淑女」,不再是當天那個亂跑亂叫的小女孩。
我跟家長的關係更非筆墨所能形容。家長每天二十四小時,不論晴天陰天都隨時 on call ,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。所以,我們跟家長的關係當然好得難以想像!而跟家舍中的舍友,雖不是時常都能夠融洽相處,但也不會視對方為仇敵。如發生甚麼要事,大家也能互相幫助。
整體來說,家舍不單只是一個負責看管兒童的地方,更是一個叫兒童成長得更全面的地方。」
「入住聖基道兒童院至今已經快兩年了,還記得初入住時,感覺很徬徨,既要適應新環境,又要跟陌生的家長及小朋友同住,還要遵守家舍的規則,例如﹕要早起床、整理床鋪及書桌等……這一切都與我以往的生活習慣截然不同。而令我適應過來的是家舍兩位家長的關心和愛護。她們讓我學習到只要坦誠相處,便能認識身邊的人和事多一點;也在我失意和痛苦的時候,支持和鼓勵我,帶給我無限溫暖。
在家舍生活中,我感到最精彩的莫過於參與院舍舉辦的活動,而最難忘的是參與了「凡事皆可能」小學組自我挑戰計劃,計劃包括兩次訓練活動及自訂的自我挑戰計劃。在軍事訓練及歷奇訓練活動中,雖然感到很辛苦,也經常因犯錯被罰,但卻令我留下深刻印象,從中令我體會互讓互諒、團體精神及守望相助等等,讓我終身受用。
家舍,現在已成為我第二個「家」,在這個家,我學到很多東西,在我跌跌踫踫的成長路上,給我安全感、支持和溫暖,無論我開心或失意,「它」都可以讓我分享、休息或暫時躲避,讓我學會珍惜。至今,對家舍的生活已慢慢適應了,與大家都相處不錯,雖偶爾大家仍會鬥嘴,但彼此也不介意,每天也過得蠻開心呢!」
「十年了!我在長亨兒童之家住了十年了!人生的其中一個重要階段 -- 童年,都在此度過。想起剛到聖基道時,我是一個少不更事、成績差、不懂照顧自己的女孩,但漸漸地我改變了……
在家舍第一個度過的節日便是聖誕節,我第一次收到的禮物便是家長送的,當時感到很溫暖,心裡有點微妙的感覺。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被人認同,當時就讀四年級的我成績差得令人難以置信,但當時的家長衛姨及叔叔沒有放棄我,每當溫習時均會在旁悉心教導我,到了學期尾,奇蹟地我得了「成績進步獎」,心中有說不出的興奮,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到!
幾個秋冬過後,家長衛姨要離職,心中萬分不捨,當時很傷心,而我亦要轉往另一個家舍,我十分抗拒,並聯同兩名女孩計劃逼這個家舍的家長余姨辭職,因此當時我對余姨的態度十分惡劣,她說一句,我反駁十句,她說走東我偏走向西,什麼攻擊的說話亦會無理地說出,這情況維持了一段時間,直至一次和叔叔「開戰」了,其實當時也知道是自己錯,但為了面子沒有說對不起,但余姨及叔叔並沒有因而放棄我們,相反地他們讓我看見事情的另一面,將我的眼光擴闊了,將我幼稚的思想慢慢變得成熟,而我亦漸漸地感受到他們的關心。另外,當我要第一次面對不理想的會考成績時,腦海中很快便出現放棄再考的念頭,是余姨及叔叔鼓勵我,令我開始發奮,積極面對第二次會考,每當我遇到數學難題時便會大發脾氣,不斷用難聽的說話來責罵叔叔,但叔叔沒有放棄我、責備我,仍然不離不棄教導我。經過一年的努力,我終於可以讀中六了,心中有說不出的興奮,亦很開心能跟他們一起分享。
曾經聽過一位小朋友罵家長:「你只不過是受薪的,做得好是想升職嗎?我又不是你的子女,你會關心我嗎?」其實,當初我也跟很多小朋友一樣對家長不信任,覺得很多事情是家長應該做的,因為這是一份工作,沒有想過是出自家長的真心和關心。當我漸漸長大變得成熟便知道「家長」不單是一份工作,其實當中包含很多淚與汗,不知我的發現是不是太遲,因為我已經要離院不能再跟她們一起生活了。
我所經歷的可能是微不足道,很多人比我經歷更多,在此我只是希望衷心的說一句:請珍惜身邊的人和物,雖然我們沒有幸福的家庭,但在家舍生活一樣可以發覺自己擁有的還真不少呢!」
「我已在聖基道這大家庭內生活了六年之多,六年的家舍生涯,有喜有悲,百感交集。入住這裡,真是給了我一個與別不同的童年 ......
父母在我小時候便已離異,我曾經在不同的親戚家中居住。後來因姑姐不能再繼續照顧我,在1997年10月31日我便入住忠實兒童之家。兒童之家給我的印象算是不錯,有很多小朋友,很熱鬧。 以往,眼見其他小朋友有爸爸、有媽媽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,內心感到十分羨慕。但當我住在家舍愈久,便發現家舍原來可以給我一個與一般家庭不同的感覺。家舍像個小社會,兒童與兒童之間互相聯繫,互相關照,有時爭吵,有時打架,但很快便沒事了!另外,家舍的活動亦多不勝數,精彩非常,每次也令到我樂而忘返。
雖然我沒有雙親的照顧,但原來家舍內也有一些待我如子的社工和家長們。每當我有心事,家長一定會耐心傾聽我的心事;每當我犯錯,家長一定會循循善誘地教導我。每一個家長都有不同的長處和技能,我在他們身上都學到不同的優點,他們在我的成長路中給予我很大的鼓勵,在我消極的時候,他們給予我很大的支持。人家只有一對父母,但我卻有很多個家長。
六年的家舍生活,令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童年。我從彼此間的相處中,學會了忍耐和體諒等待人處世之道。曾經有一位院友告訴了我一個有趣的故事,說﹕「神創造我們時,在我們身上掛了兩個袋,前面小的是裝著別人的缺點,後面大的是裝著自己的缺點,人們總是看到別人小小的缺點,加以批評,但自己的缺點就總看不見。」這故事令我深深體會到只會批評別人是錯的,其實如果自己只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,那就沒有時間批評別人了。
這幾年來,我十分感謝身邊待我好的人。包括我家舍的社工、各位家長及曾經照顧我的家長及家務助理。在我調去另一個家舍的短短數個月裏,我變得成熟,無論思想或行為上,都有很大的改進。我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多謝照顧過我的社工、家長及家務助理,我會繼續努力,不會讓關心我的人失望。」
「讓我能踏足「聖基道」,對我而言是一份福氣;入住這裏不但使我成長,還可說是我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。相信從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就好像兩個完全不同的人,我亦相信很多人也猜不到我的過去。
在我還未入住「聖基道」之前,亦即是大約三年前,當時我還是一個天真無邪,愛在班中搗蛋的份子,但接二連三突如其來發生的事,使我和妹妹的人生都改變了,而且留下傷痛的記憶……
小時候的我眼中只有玩樂,從來沒有人教曉我其他的事,尤其是讀書。那時的我常常鬧出事端來氣媽媽,大大小小的打法她都用過了,所以我也免不了進一兩次醫院。而我的爸爸,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便離我而去,再也沒有回頭,也沒有音訊……原以為還有媽媽在身旁照顧我們,豈料她一次又一次丟低我們,最後還結識一班壞朋友,記得有一次,她的朋友因為媽媽一句粗話,便設下圈套來報復在我們身上,我和妹妹亦都因此要入住兒童之家。
當我剛踏入新的「家」─ 「聖基道」時,雖然感到害怕,但亦感到有一陣陣的溫暖包圍著我。這個「家」不但使我在行為上改變,還令我的心靈得到慰藉。起初我不太懂得待人接物,常常碰釘,家長不單不嫌棄我煩,反而常常鼓勵我去改善,教我如何待人。由於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認真去讀書,所以那時我連一些基本的知識都不知道,但家長和一些年長些的兒童都不厭其煩的教我,雖然要追回從前的知識很辛苦,但在他們愛心的包圍下就變得輕鬆得多了。而家舍常常都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,如:領袖訓練、露營、宿營、燒烤……等,這些活動不但使我的視野擴闊了,還使我常常保持開朗的心境。這個「家」不但洗刷去我和妹妹傷痛的回憶,還加添了不同的色彩在我們身上!
此時此刻,我非常感謝「聖基道」給予我的關懷和恩典,但願這份愛能夠傳送到每一位有需要的兒童身上!」
「在這『家』已住了五年,不知不覺中原來自己有很大的改變和進步。這『家』是一個溫暖的地方,也是令人開心的地方。雖然有時會遇上不快的事,但我在這裏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分享。這裏有社工姐姐、姨姨、叔叔和其他小朋友,還有義工『爸爸』,他們都很願意聆聽我的心事,我覺得自己十分幸運!無論開心或傷心的時候,身邊總有人關心我,留心細聽我的心聲,他們更會鼓勵我,教我解決問題。多謝你們,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我的『家』人!」
「一年前,我是一個毫無責任感,又無自信的小孩子。
一年前,我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,只顧吃喝玩樂,無人生目標的小孩子。
經過一年的家舍生活,有歡笑也有流淚的時候,但我已變得不再一樣。
一年前,初到家舍的我膽小如鼠,亦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。在那段適應家舍生活的日子,我覺得很無助,很失落,不知所措。多得家舍姨姨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,她教導我如何與人融洽相處,陪伴我度過艱難的時期。更重要的是她不斷鼓勵和開解,使我從毫無喜樂人生中活潑起來,從冷眼旁觀的家舍生活中熱衷起來。請容許我在這裏向佩姨說一聲:謝謝你的愛!」
「我來聖基道時只得兩歲,多謝家長和社工,把悶悶的、不說心底話的我,變成活潑開朗的我,也把我心裡冰冷的黑洞變成溫暖。」
「最難忘是我剛來到兒童之家所舉行的生日會,因我由懂性開始,已沒人替我開生日會了,所以很刻骨銘心。」